计数器思想,计数器思想概率论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计数器思想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计数器思想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计算机经历了四代,但都基与一个思想,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?
冯·诺伊曼 1.由运算器,控制器,存储器,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2。
***用存储程序的方式,程序和数据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,指令和数据一样可以送到运算器运算,即由指令组成的程序是可以修改的。3。数据以二进制码表示。4。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。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,由指令计数器指明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。6。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,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都是通过运算器。以上是冯·诺伊曼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特点。什么实验证明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?
卢瑟福在提出原子模型之后,用阿尔法粒子轰击原子核时发现一种射程很长、带正电的强子,质量正好等于氢原子核的原子核的质量。卢瑟福把它命名为质子。根据计算,原子核内必须还要有另一种不带电的强子存在,几乎和质子一样重,和质子共同结合形成原子核。1921年,美国的一位化学家哈金斯为这个粒子取名中子。不过,这只是推测。
可是光子真的能打出质子吗?查德威克难以相信。他认为,伽马射线是没有质量的,根本不可能打出质子。他用这种辐射与硼作用,发现产生了新的原子核。他测定后,发现新原子核比原来重了一些,并且正式这新增加的质量几乎和质子的质量相等。查德威克让这些例子通过电磁场,发现他们不收电磁干扰,他断定,这就是老师卢瑟福发电的***。
1921.2.17,查德威克写了报告给《自然》杂志社,报告中子的发现,轰动了世界。
1919年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放出氢核,而发现了质子。1920年他在一次演说中谈到,既然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质子,为什么不能存在不带电的“中子”呢?他当时设想的中子是电子与质子的结合物。1930年,德国物理学家博特和贝克尔用刚发明不久的盖革?缪勒计数器,发现金属铍在α粒子轰击下,产生一种贯穿性很强的辐射,当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能量的硬γ射线。1932年约里奥·居里夫妇重复了这一实验,他们惊奇地发现,这种硬γ射线的能量大大超过了天然放射性物质发射的γ射线的能量。同时他们还发现,用这种射线去轰击石蜡,竟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来。约里奥·居里夫妇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一种康普顿效应。但是打出的质子能量高达5.7MeV,按照康普顿公式,入射的γ射线能量至少应为50MeV,这在理论上是解释不通的。查德威克把这一情况报告了卢瑟福,卢瑟福听了后很兴奋激动,但他不同意约里奥·居里夫妇的解释。查德威克很快重做了上面的实验。他用α粒子轰击铍,再用铍产生的射线轰击氢、氮,结果打出了氢核和氮核。由此,他断定这种射线不可能是γ射线。因为γ射线不具备将从原子中打出质子所需要的动量。他认为,只有***定从铍中放出的射线是一种质量跟质子差不多的中性粒子,才能解释。 他用仪器测量了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,并由此推算出了这种新粒子的质量。查得威克还用别的物质进行实验,得出的结果都是这种未知粒子的质量与氢核的质量差不多。由于这种粒子不带电,所以叫做中子。后来更精确的实验测出,中子的质量非常接近于质子的质量,只比质子质量约大千分之一。?查德威克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“中子的存在”发表在***学会的学报上。查德威克从重复约里奥·居里夫妇的实验,到发现中子,前后不到一个月。这一方面是由于前人的工作为他打下了基础,主要的还是由于他能打破常规,有大胆的创新精神,敢于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。而约里奥·居里夫妇虽然已经遇到了中子,由于没有作出正确的解释,而与中子失之交臂,错过了发现中子的机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计数器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计数器思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onosokkii.com/post/731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