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数器级联例题:8254计数器级联?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74160的级联怎么设计?
- 2、8253问题!!!两个计数器级联,如何确定两个计数器的初值?
- 3、用两块74ls193芯片和必要的门电路设计一个模19的加法计数器,电路...
- 4、如图是移存型计数器电路,试分析该电路功能
74160的级联怎么设计?
用两片74LS160芯片设计一个同步六十进制计数器可使用同步级联、异步清零方式实现。其中个位计数为十进制形式。
可以利用反馈清0法。74160与74LS160的功能完全相同,都是十进制计数器。组成24进制计数器,利用反馈清0法,计数到24时,产生一个复位信号,使两个计数同时回0,实现改制,最大数是23。
在工作区上方可以选择的器件里面,选择“放置基楚原件”,会有一个对话框,选择电阻的就行了,旁边选择阻值,也可以放置之后双击电阻修改阻值。
因此,个位的进位 CO,直接连接十位的 CTt与CTp,两个计数器芯片共同一个脉冲计数信号 CP。
进位的目的是向高位进位,使高位加1计一个数。而74160***用超前进位就是为了实现多位计数器级联组成同步计数器,就是多个计数器用同一个时钟信号,只有这样超前进位才可以。按你说的计10数再进位,那只能组成异步计数器。
8253问题!!!两个计数器级联,如何确定两个计数器的初值?
有三个计数器,任选两个,级联,一个计数 1 千、另一个计数 1 万。即可。初值分别就是 1000、10000。
如果计数器2的输入时钟频率为20KHz,输出信号每秒引起100次中断。要求 (1)算出计数初值,(2)编写初始化程序。
因所需计数值超出一个通道最大计数值65536,***用通道级联来实现(如图):通道0工作方式2,用作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分频器;通道1工作方式3,用作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方波发生器。
请仔细看:完成8253A的初始化程序,使8253A的计数器1输入8MHZ的时钟信号,输出2KHZ的方波,以二进制方式计数8253A的地址为60H~66H。(1)求计数器0的初值。
确定控制字 计数器计数初值 把这两个搞准了,编程就很简单了。首先确定控制字。
初值为1MHz/10KHz=100。intel8253是NMOS工艺制成的可编程计数器/定时器,有几种芯片型号,外形引脚及功能都是兼容的,只是工作的最高计数速率有所差异,例如8253(6MHz),8253-5(5MHz)。
用两块74ls193芯片和必要的门电路设计一个模19的加法计数器,电路...
1、下面是用两个74LS193芯片和必要的门电路设计一个模19的加法计数器的具体步骤:将两个74LS193芯片按照级联方式连接,使用清零信号Rst清零计数器。
2、一)首先要使用74LS192或40192设计一个4进制计数器和一个7进制计数器,然后通过数码管来显示状态。两种进制间的切换可以通过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来实现。其重点和难点在于设计一个4进制计数器和一个7进制计数器。
3、用74LS193设计一个27进制计数器,还要用数码管显示,个位就需要做成十进制计数器,而74LS193是四位加/减计数器,需要改成十进制计数器并向十位进位,作为十位的CP脉冲。
4、LS191是4位二进制可逆可预置计数器,用作十进制计数需要加别的电路才能完成,建议改为74LS192,是十进制可逆可预置计数器,管脚功能只有第5脚有一点区别,其它一样。
5、LS192是十进制的加/减计数器,个位进位信号作十位的CP信号,并在计数到26时产生复位信号,使计数器回0。仿真图如下图所。
6、利用JK触发器设计一个异步四进制计数器(可***用74LS73),并用示波器观测电路输入、输出波形。设计一个模21的计数器(可***用74LS390或74LS192等),用发光二极管观察并记录电路的所有有效计数状态。
如图是移存型计数器电路,试分析该电路功能
=[ (A同或B)(C异或D)+(A异或B)(C同或D) ]。
你好,分级分析里面的逻辑如下,e=~(a|b)f=~(c|d)g=~(e|f)然后输出是~g。
这是一个用两个异或门组成的逻辑电路,从上式逻辑表达式的分析可以看出,当A、B、C中任何一个输入为“1”,其余为“0”,或者三个输入全为“1”时,输出为“1”,这是一个全加器的逻辑电路。
电路组成 电路由秒脉冲发生器、计数器、译码器、显示电路、报警电路和***控制电路五部分组成,见右图。其整机电路如下图所示,印制板电路如左图所示。
单纯的告诉你什么功能,你没有什么长进的,你还是去画出它们的真值表吧。分别令那几个输入口为0或者1,有多少种组合就画多少组,然后根据真值表来看功能,很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onosokkii.com/post/3908.html